一、食品安全基本常識 1.購買食物時,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、生產日期,是否過保質期,食品原料、營養成分是否標明,有無QS(CS)標識,不能購買三無產品。 2.打開食品包裝,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。不能食用腐敗變質、油脂酸敗、霉變、生蟲、污穢不潔、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,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,漬脂類食品有嚎味,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。 3.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,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。 4.注意個人衛生,飯前便后洗手,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,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,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。 5.少吃油炸、油煎食品 二、看食品標簽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: (1)標簽的內容是否齊全; (2)標簽是否完整; (3)標簽是否規范; (4)標簽的內容是否真實。 1.首先在大米、食用植物油、小麥粉、醬油和醋五類食品行業中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,對第二批十類食品肉制品、乳制品、方便食品、速凍食品、膨化食品、調味品、飲料、餅干、罐頭實行市場準入制度。 2.保持期(最佳食用期)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,保持食品質量(品質)的期限。在此期限,食品完全適于銷售,并符合標簽上或產品標準中所規定的質量(品質);超過此期限,在一定時間內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。 3.保存期(推薦的最終食用期)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,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終日期;超過此期限,產品質量(品質)可能發生變化,食品不再適于銷售和食用。 4.千萬不要購買超過保存期的預包裝食品:過了保質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,但過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!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,要特別注意食品標簽上的保持期或保存期。 5.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(包括生物性病原體)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。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,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、腸道傳染病、人畜共患傳染病、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。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的前列,是當前世界上最突出的衛生問題。 三、預防食物中毒要注意以下事項 (1)洗蔬菜水果最好先用水浸泡,再仔細清洗。 (2)選購包裝好的食品時,要注意包裝上的有效日期、生產日期及要求保存環境。 (3)烹食用的器皿、刀具、抹布等需要保持清潔干凈,加工、盛放生食與熟食的器皿應分開使用。加工、儲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。 (4)正確烹調加工食品,隔夜食品、動物性食品、生豆漿、豆角等必須充分加熱煮熟方可食用。 (5)冰箱等冷藏設備要定期清潔,冷凍的食品如果超過3個月最好不要食用。 (6)不吃腐敗發霉的食物。 (7)盡量不吃魚膽。 |
關注我們,免費獲取全國最新食品訂單,8萬家食品廠家已關注